[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第八輪指定檢疫酒店名單公布

    政府公布第八輪指定檢疫酒店計劃首批名單,涉及62間酒店,可提供約23,000間房間,供從中國內地及澳門以外地區抵港人士選擇入住。

     

    第八輪計劃8月1日至10月31日推行。

     

    政府於5月底發信邀請約2,000間持有效牌照的酒店和旅館申請為第八輪指定檢疫酒店。經評估後,62間現正營運的指定檢疫酒店獲確認適合成為新一輪指定檢疫酒店。

     

    政府表示,正審批其他申請參與第八輪計劃的酒店。

  • 龍門居第10座錄五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屯門龍門居第10座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五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904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30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司法機構就遙距聆訊諮詢公眾

    司法機構就《法院(遙距聆訊)條例草案》草擬本、相關實務指示和操作指引諮詢公眾,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和公眾在9月15日或之前提交意見。

     

    條例草案就遙距聆訊在香港法律程序中的申請、運作和效力訂定法律框架,並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據,讓法官和司法人員可在合適情況下,於各級別法院和審裁處下令進行遙距聆訊。 

     

    條例草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作出遙距聆訊令的細節;遙距聆訊的運作和法律效力;保障司法公開的措施,以及有關記錄和發布聆訊的擬議新罪行。

     

    諮詢文件載於司法機構網頁,公眾意見可經電郵提交、傳真至2501 4636,或郵寄至香港金鐘道66號金鐘道政府合署高座8樓802至808室司法機構策劃及發展部。 

  • 三局長落區與市民共慶回歸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分別到訪北區、南區和觀塘,探訪長者、基層和退休公務員的家庭,並送上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慶祝活動禮物包,與他們共慶回歸。

     

    黃錦星造訪粉嶺嘉福邨一名獨居長者和兩個基層家庭,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和需要。他表示,政府一直把社區關懷注入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慶祝活動,希望藉探訪區內弱勢社群家庭,讓他們感受到關懷。

     

    薛永恒在南區探訪居於碧山樓的獨居長者和雙老家庭,送上禮物包表達關懷。

     

    聶德權則到翠屏邨探訪雙老家庭和退休公務員家庭,也送上禮物包。他表示,過去一個月疫情稍為回穩,他到不同地區接觸弱勢社群和少數族裔,市民的笑容和鼓勵的說話令他深受感動。

     

    共慶回歸顯關懷是特區成立25周年主要慶祝活動之一,由民政事務總署轄下民政事務處連同非政府機構及地區團體推行,與弱勢社群分享回歸25周年的喜悅。  

  • 新冠病毒本地個案逾千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08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423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662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預料個案數字會維持現水平一段時間。輸入個案則有94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過去兩星期本地感染個案數字逐步上升,相信與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市民生活逐漸復常有關,個案增加屬預期之內。

     

    他說,相對第五波疫情高峰期,現時個案數字仍處於低水平,暫時情況仍然平穩;當局會密切注視疫情影響。

     

    防護中心昨天公布觀塘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尚真家舍爆發疫情,歐家榮說,院舍全數未受感染的院友正接受檢疫,其中兩名院友檢測結果呈陽性,另新增一名員工染疫。

     

    歐家榮又表示,當局接獲113宗學校呈報個案,涉及103間學校共83名學生和30名教職員。其中,早前出現傳播的迦南幼稚園(富榮花園)K1NA班累計錄得三宗個案,當局建議該班別停課一星期至下周四。

     

    酒吧群組方面,中環RACKS CITY再多一名顧客感染,累計個案24宗;上環FLM則新增一名顧客染疫,累計31名顧客和三名職員染疫。

     

    此外,本港新增19宗懷疑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的個案,其中七宗感染源頭未明。

     

    為防範新變異病毒株的威脅,食物及衞生局日前公布加強措施,若確診者與同住家人須共用睡房或洗手間,當局會安排確診者到指定設施接受隔離。

     

    歐家榮說,配合相關措施,防護中心已更新網上問卷,如家中未能安排專用洗手間,確診人士會獲安排到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中心會加強評估、核實呈報地址,如懷疑有人刻意提供虛假資料,不排除適當跟進和執法。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屯門美樂花園第1座、沙田駿景園第2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兩廈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北區、東區、大埔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葵芳邨葵正樓發現三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葵涌葵芳邨葵正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三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1,72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77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特首:一國兩制下香港總體成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自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下總體是成功的,但也面對不少挑戰。只因對「一國兩制」的信念和堅持、對香港的熱愛和對下一代的盼望,特區政府管治團隊才可迎難而上。她希望大家積極迎接香港更美好的未來。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15日出席靈實醫院信望愛樓開幕禮的演辭:

     

    范鴻齡主席(醫院管理局主席)、關繼祖教授(靈實醫院管治委員會主席及基督教靈實協會主席)、林正財醫生(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我的西貢好朋友,包括前任區議會主席和現任區議會主席、各位傳媒朋友:

     

    大家好!今日非常高興獲邀出席靈實醫院信望愛樓開幕禮,見證醫院邁向一個新里程。

     

    半個多世紀前,當時調景嶺這一帶仍是一片荒原,猶幸得到一群外國宣教士在此創立靈實肺病療養院,為貧病的難民提供醫療護理。我於80年代初在當時的西貢民政處工作,負責的地域也包括調景嶺---當時並沒有將軍澳新市鎮---可以說是親眼見證靈實療養院當時極不理想的工作環境,但同時十分敬佩在靈實工作的同工那份服務熱誠。當時我們單是前來靈實療養院已是一個挑戰,因為要走過一條非常狹窄的安達臣道,另一邊是石礦場,時常都怕車輛會掉下去,所以靈實療養院的同工每日在這條道路來來回回上班服務病人,真的令人非常感動。

     

    療養院其後逐步發展並得到政府資助,成為醫院管理局的重要一員,亦是今日大家所認識和居民非常愛護的靈實醫院。靈實醫院植根社區,憑藉幾代同事的努力,以及基督教靈實協會的支持,時至今日已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專科醫院,提供老人科、復康科、胸肺科、內科、紓緩治療科及療養服務,成為九龍東聯網內主要的復康及延續護理醫院,主要服務觀塘、將軍澳及西貢區的居民。

     

    面對人口老化及社區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即使靈實醫院經歷了數次重建和擴建工程,現有設施及服務已不敷應用。根據規劃署推算,到2024年,觀塘及西貢區每五名人口,便有一名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因此,政府在2016年宣布預留2,000億元,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當中就包括擴建靈實醫院的計劃,有關工程於2016年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20億7,300萬元,並在同年7月展開。

     

    擴建計劃包括在主座大樓東面山坡上興建一座新醫院大樓,增設160張延續護理病床、重置116張療養病床,以及擴充臨床、輔助和附屬設施,以支援新增的住院護理服務,提升服務量及運作效率。擴建後,靈實醫院可提供的病床數目由521張增至681張。

     

    另外,為發展日間和社區護理服務,新大樓增設日間內科及復康中心,服務範圍包括門診、日間內科和日間復康服務等。針對復康服務方面,大樓內除了設有復康室,亦新增水療池,特別為腰背痛、膝頭痛症及下腰背關節痛患者提供訓練---其實我這幾方面都痛,或改天要來一來這水療池---加快康復,協助他們重投社區。而為支援照顧者的需要,大樓內設有支援中心,通過義工服務協助照顧者解決照顧家中病人各種需要。

     

    我很多謝范鴻齡主席剛才提到我們在這五年任內為醫管局所做的工作,其實我和陳肇始教授認為,若有一項工作對醫管局未來發展是最重要的話,並不是他剛才所說的那三方面,而是我們大力推動基層醫療,下午我們就會有一個推動基層醫療的活動。只要香港的基層醫療做得好,便可大大減少醫院管理局的壓力,但我們仍在初階,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希望醫院管理局能夠同樣支持香港的基層醫療服務。

     

    另外,今日開幕的大樓,其實早在今年1月或第一季已經開始投入服務,因為當時正值第五波疫情爆發期間,我們須特別物色一些定點醫院來照顧新冠病人,所以於短短兩日內就在這間新醫院改裝病房,隨即接收了一些新冠肺炎病人,與香港共同抗疫。這充分體現到「靈實精神」---以愛心關懷,積極進取態度,專業精神服務人群,我對醫院上下同事積極投入抗疫工作,在此致以衷心感謝。隨着新大樓正式開幕,標誌靈實醫院的發展踏入一個新里程。在此我祝願靈實醫院繼續本着全人關懷的理念,成為一所「無牆醫院」,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造福香港市民。

     

    今日開幕的新大樓命名為「信望愛樓」,這除了體現基督教靈實協會一直在香港的服務精神,即堅持基督的信念、為病人和其家人注入希望並給予不斷的關愛外,在我們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這「信望愛」也有特別意義。無可否認,香港自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下總體是成功的,但亦面對不少挑戰;在過去五年,這些挑戰特別嚴峻。怎樣能夠讓我和我的團隊可以堅持迎難而上,其實都是因為有信、望和愛---對於「一國兩制」的信念和堅持、對於香港這個我們土生土長城市的熱愛,以及對於我們下一代的盼望。我希望大家很積極地迎接香港更美好的未來。我們慶祝回歸25周年的主題曲名稱是《前》,剛才我聽到靈實同事的歌曲中都有「同行同往」這個概念,就讓我們向前一起邁進,希望大家對香港保持這份信念和信心,我們砥礪奮進了廿五載,一定可以攜手再上新征程。多謝大家。

  • 平衡多方因素 有序復常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半,社會需要復常。政府考慮放寬防疫措施時,會在經濟活動、市民承受能力和公共衞生三者之間取得平衡,安全有序地放寬,讓市民逐步回復正常生活。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復常過程需要大眾合作,市民要守規,處所管理人也要負起監管之責。政府和有關機構會總結應對第五波疫情的經驗,在設施、人手和應變方面備好預案,以防再有大型爆發或第六波疫情。

     

    對於政府收緊防疫措施,規定明日起所有顧客進入酒吧、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前須出示24小時內的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陳肇始指,食物環境衞生署會盡快公布不同情況下的實施細節。

     

    至於基層醫療發展,她提到今年內18區均會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而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也大致完成,其目標、框架和細節留待下屆政府制訂執行方案和推出。

  • 新冠陽性本地感染個案971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971宗本地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477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94宗;另新增76宗外地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一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兩間安老院舍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新增個案,共涉及四名員工和十名院友。

     

    相關院舍分別是位於深水埗的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大樓長期護理院、葵青區的仁濟醫院郭玉章夫人護理安老院、南區的耆康會何善衡夫人敬老院,以及位於觀塘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尚真家舍。

     

    當中尚真家舍有十名院友染疫,已送院或送往隔離設施,沒有員工受影響,院舍其餘約30多名院友送往亞洲國際博覽館接受檢疫。

     

    當局今早接獲147宗經學校呈報的陽性個案,涉及135名學生和12名教職員,來自127間學校。

     

    歐家榮特別提到,一名染疫的17歲中五女學生,就讀香港培正中學,基因分析初步結果為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患者本月12日發病,並曾於本月10日與60多名同學和五名校內教師在何文田太平道食美軒出席聚會。

     

    防護中心調查發現,聚會中另有五名學生的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三人與該名17歲女學生同桌,另外兩人分別坐在不同餐桌,即共六名學生感染,他們就讀香港培正中學不同班別。

     

    中心認為,這次聚會可能涉及BA.2.12.1感染群組,為謹慎起見,同桌用膳的人士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約十人須家居檢疫。中心建議參與這次聚會的其他學生停課至本月19日。

     

    酒吧群組方面,中環RACKS CITY再多一名顧客感染,累計個案23宗;上環FLM則新增五宗個案,累計30名顧客和三名職員染疫。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屯門龍門居第10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荃灣、觀塘和灣仔區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地區康健中心年內遍布全港18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在本屆政府努力下,基層醫療踏進新里程,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至今已遍布全港14個地區,今年內會涵蓋全港18區,作為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協作的重要硬件。

     

    林鄭月娥在「地區康健中心---基層醫療健康新里程」典禮上致辭時說,她在2017年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倡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以期通過社區網絡,加強市民對預防醫學和個人健康管理的意識。

     

    現時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已遍布14個地區,未來數月會涵蓋餘下的黃大仙、元朗、南區和荃灣四區。

     

    她又提到,食物及衞生局與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已就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建議和目標訂定框架。藍圖闡述整個醫療體系方針所需的結構性改革,以應付未來數十年的挑戰。本屆政府會將具體建議交由下屆政府考慮,以制定合適的執行方案。

     

    同場的食物及衞生局陳肇始表示,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設有由護士、專職醫療人員、藥劑師、社工和支援人員組成的跨專業團隊,並在區內聯繫家庭醫生、中醫師、專職醫療人員,以及與醫院管理局七個聯網合作,為巿民提供慢性病管理、復康治療等基層醫療服務。

     

    她呼籲市民善用這些醫療服務,由預防做起,努力保障自己的健康。

     

    典禮是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

     

  • 周四起訪酒吧須出示快測陰性證明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為更有效管控病毒傳播風險,周四起,所有顧客進入酒吧、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前,必須出示在過去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陰性結果證明,否則不得內進。

     

    陳肇始今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酒吧、酒館近日陸續出現感染群組,執法部門在巡查行動中發現部分處所負責人和顧客未有遵從防疫規例,情況令人極度關注。

     

    她指,政府會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公共衞生緊急規例規定刊憲,在本月16日至29日的14日周期大致延續現行社交距離措施,但額外要求顧客進入酒吧、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前,必須出示在過去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陰性結果證明,否則不得內進。

     

    顧客可以照片作為證明,檢測棒上須寫上檢測者的姓名、檢測日期和時間。

     

    陳肇始說,政府會繼續加強巡查各類處所,確保處所負責人和顧客符合防疫要求。

     

    學校方面,衞生防護中心5月中至今發現超過十間學校或出現校內傳播,已要求學校停止個別班級的面授教學和活動,有學校則自願全校停課三天。

     

    她說,校內的感染群組大多只涉及數宗確診個案,大部分受感染學生和教職員為無症狀感染,沒有重症情況。按照目前疫情,政府不會要求學校全面停止面授課堂。

     

    此外,為防範最近出現的變異病毒株威脅,若確診者需與同住家人共用睡房或洗手間,當局會安排他們到指定設施接受隔離,以保障確診者及其家人的健康。政府又會視乎需要,重新啟用社區隔離設施。

  • 龍門居兩座錄五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屯門龍門居第4座和第11座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五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兩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共1,368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兩廈476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第 93 頁,共 349 頁